連云港市工投集團臺北供電所副所長、副書記王建,憑著干一行、愛一行、精一行的追求,從一名普通電工一步一步走上中層管理崗位,先后獲得了集團公司首屆技能大師、工投工匠稱號;多次獲得國資系統優秀共產黨員;2020年度獲得連云港市五一勞動獎章;今年被評為連云港市優秀共產黨員及連云港市勞動模范。
自1994年參加工作,王建先后從事過供電所外線工、班組長、工人技師等工作,2020年初被提拔為青口供電所副所長、副書記,今年初又調任臺北供電所副所長、副書記。從一線職工到管理崗位的身份轉換,沒有丟掉對工作的執著,對自己提出四個方面的要求:思想要有高度、引領要有寬度、技能要有深度、工作有要熱度。上任后立刻整理了思路,協助所長根據現有實際情況調整工作重心,以安全為主線,主抓日常維護,定期對故障率、維修率進行數據分析,剖析原因、解決問題、總結經驗。經努力青口所達到了“三高一低”,日常維護率提高、員工的凝聚力提高、用戶的滿意度提高,線路故障明顯降低。青口所共有變壓器一百多臺,5條10KV線路共約50公里,王建堅持每月一次對10KV線路、設備進行巡視,到春季喜鵲壘窩和梅雨季節,將巡視改為一個星期一次,有的線路設備處于偏遠的地方,無法用騎行工具,就步行巡視,確保不漏查一處地方,保證了10千伏線路在任何惡劣天氣下極少出現放電跳閘故障。還堅持“逢雨必檢、逢報必出”制度,凡是遇到天氣有變化時,任何時間只要接到報修電話,王建帶領所里人員馬上出現場,隨身帶著鋸子等工具,發現有樹枝貼進線路、纏繞物掛線等問題快速處理,及時消除線路安全隱患。這種網格化管理,加上“鐵腳板”式巡查以及無死角式補漏,硬是把青口供電所投訴率降的幾乎為零,用電戶滿意度大大提高。
王建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,時刻銘記使命在肩,邊工作邊學習,用知識武裝頭腦,以學增智、以學促干。作為一名二十多年的老外線工,積累了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,將自己的所學所知毫無保留地與大家分享,并總結分析了一套“以現場實操為主,以理論學習為基,以技能比賽為效”的專業技能傳授方法。在施工現場以故障維修為例,首先講解設備的工作原理和接線方法,對故障可能發生的原因進行剖析,使處理故障更加簡單化、形象化,容易接受理解。在供電公司舉辦的技術大比武中,他帶領的隊伍連續三年獲得職工技術比武“競賽一等獎”,一部分年青職工已經成長為業務骨干能手并能獨當一面。王建個人也在2019年度、2020年度集團舉辦的電工技能比賽中分別榮獲個人一等獎。
從參加供電工作的第一天起,王建就理解了技能是電工的最基本素質,其實干電力搶修工作,“搶”的是時間,“修”的是技術。今年夏天一個上午,10點多接到居民電話報修,10KV黃下線低壓線路沒有電,他帶領人員立即趕赴現場,經勘察,發現該臺變配電箱兩處出線電纜因電流過大造成嚴重燒毀,配電箱也部分損壞,正值高溫天氣,停電直接影響到育苗廠的生產及居民生活,為了及時恢復供電,他組織人員在現場迅速制定了最佳搶修方案,做好安全措施,準備好所需材料立刻投入搶修工作。此時已臨近中午,火辣辣的太陽照著地面,戶外溫度已高達36度,僅站立在路邊,迎面而來的熱浪也會讓人熱得喘不過氣。電線桿周圍沒有遮擋物,被暴曬過后桿上的溫度接近40℃,更換完出線電纜和維修完配電箱恢復供電時,王建身上的衣服褲子已經被汗水濕透。
在工作中,王建執著堅持自己的信念,再辛苦從沒喊過累,再艱難從未低過頭,但對家庭而言,就是一個最不負責任的家人。以前在臺南所上班,吃住都在單位,很少回家,有時候剛進家門就接到緊急搶修電話,又得驅車幾十公里回到單位。他父親前幾年患惡性腫瘤做過兩次手術,今年春天連續幾天高燒不退而且一直咳嗽,他母親讓他帶父親去市里醫院做個詳細檢查,可那段時間10KV大新線進行隱患整改施工,王建負責現場的安全、材料、機械、施工等工作,他就讓妻子請假陪父親去檢查。父親開刀住院他沒有守在病床前,最為平常的體檢他也沒法陪伴。還有一次,好多天沒回家,給家里打電話才得知母親住院了。就是這樣,王建將所有時間和精力全部用在了工作上。
王建經常說,“心中有多少責任腳下就有多遠的路”。在強大的責任感支撐下,王建才能克服種種的困難,踏出堅實而有力的步伐,鋪就成功的人生之路。也許在某個清晨,人們又會看到王建和同事們徹夜搶修剛結束,雖疲憊不堪卻脊梁挺直,這就是王建們的堅定與責任,更是工投供電人的堅守與執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