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 周新明
重陽節始源于戰國時期,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。現在俗稱“老人節”。九九重陽,因為與“久久”同音,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并最尊貴,有長久長壽的含義,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,重陽佳節,寓意深遠。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。
歷代有不少賀重陽、詠菊花的詩詞佳作。梁簡文帝的《采菊篇》中有“相呼提筐采菊珠,朝起露濕沾羅襦”之句;李清照的《醉花蔭》寫到“東籬把酒黃昏后,有暗香盈袖”。蘇軾的“霜風漸欲作重陽,熠熠溪邊野菊香”。晏殊的“芙蓉金菊斗馨香,天氣欲重陽”……翰墨之多無不表示人們對重陽節的重視和喜愛。
2006年5月20日,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隨著時代的進步,人們逐漸淡化了避兇的禁忌內容,而保留了形式意義,節日逐漸成為單純的喜慶。插茱萸的風俗我們這兒倒不常見,登高眺遠則是沿襲至今,重陽節前夕,有些單位或組織會舉行一定規模的登山比賽,社會上舉辦的公益菊花展也是喜慶洋洋,相當熱鬧。
如今的人們越來越看重這個中國“老人節”了,因為重陽不光是出游賞景,登高望遠,吃重陽糕、飲菊花酒這么簡單,更重要的是把關愛老人之風灑向全國各地,讓大家都來尊老愛老敬老。
今年重陽節,徐圩投資公司在小區開展慰問、理發、義診、志愿服務“敬老、愛老”系列活動,讓閑賦在家的他們仍然能夠感受到集體的溫暖。有些被訪老同志動情的表示:單位就是我們貼心的“娘家人”。新時代的徐圩人用實際行動把尊老敬老的美德接力傳下去。